江蘇蘇州墻體廣告 一杯茶、一本書,聽琴音繞梁,輕啜靜思……昨天上午,在拙政園中部西北隅非開放的見山樓二樓,8名通過預約參加“私享園林”高端定制項目的“嘗鮮客”,陶醉在了一方60平方米的空間里。仿佛一下穿越到了幾百年前,自己就是那位風流倜儻的園主!
蘇州古典園林的定位是明清江南文人寫意山水住宅園,純粹的造園技藝的靜態展示,以及歷史掌故的簡單講解,已無法滿足日趨多元化的游覽需求。園林里那些發生過的事、駐足過的人,園主的傳統生活方式,那些活生生的“人文場景”……這些,才是游客最渴望體驗的!拙政園“私享園林”項目是蘇州園林探路高端旅游市場的一個新嘗試。
記者了解到,除了首批“探路”高端旅游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外,包括將于10月1日修復開放的可園,以及藝圃、環秀山莊、耦園、怡園等,蘇州園林主管部門正在研究、探索在這些因地理位置、交通等原因相對冷門,但資源稟賦優異且各具特色的園林開展高端旅游項目試點,并進一步在直管的10多座古典園林逐步推廣。
除了建筑假山花木園林里還有生活方式
每一座古典園林背后,都有一個或幾個家族的文脈傳承。上世紀50年代,許多私家園林收歸國有后,原先園主的傳統生活方式在園林里消失。對古典園林的修復,也偏重于建筑物和假山、花木等,對原來園主傳統生活方式的發掘較少。
昨天上午,到拙政園“嘗鮮”的南京游客顧海明,今年45歲,愛好園林和攝影。他感受頗深,“我來這里,不光是看造園技藝和景觀藝術的。蘇州園林不僅有建筑、假山、花木、池塘,還蘊含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傳遞出一種審美情趣和處世態度,這是我真正想體驗的東西。”
當天,陪同客戶到見山樓體驗的蘇州旅游集散中心副總經理李艷告訴記者,與最初清晨提前1小時入園的“私人定制”相比,這個項目不必辛苦起早,游客可以在正常開放時段,到園林里的非開放區域靜心體驗,受到許多商務客人的青睞。
拙政園管理處主任孫劍鋒說,清晨提前1小時入園“私人定制”于去年4月推出,因天氣因素11月底暫停;今年4月,在原有基礎上擴充內涵并再次推出,目前累計接待700余人次。他說,起初,項目僅在周末開展,接團率在80%左右。今年以來,工作日也開始接團,5月的四個禮拜,周末接團率保持在80%,每周一也都有團,每團控制在10人左右,其中外地商務客占七八成。
“此次見山樓項目一推出,咨詢和預約報名人數即直線上升。”他透露,“下一步,將進行廳堂活態展示的嘗試,通過展陳調整,結合現實增強技術等科技手段,嘗試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再現園主在卅六鴛鴦館與友人拍曲的生動場景,讓游客獲得更好的體驗。”
高端市場需求看好亟須更多的內涵和載體
隨著入園人數的增長,園林遺產的保護和管理面臨著較大的壓力。以門票收入為主,靠客流量拉動的園林經濟亟須轉型。作為古典園林探路高端市場的又一路徑,首批試點會獎旅游的留園、網師園情況又如何?
就在6月1日,滬寧高速蘇州城區入口處新豎起一個高炮,上面“中國四大名園留園 會獎旅游目的地”幾個字很醒目。留園管理處主任羅淵說,作為探路高端旅游的一條路徑,留園會獎旅游已由常規的花道、茶道體驗,進一步拓展到承接各類高端發布、產品推介等,去年2月至今,累計已接待480人次,其中今年161人次。他透露,下個月,上海一醫院將組織150名國外醫學專家,晚上7點到10點,在園內涵碧山房辦一個冷餐會,現場有昆曲、評彈表演。
網師園管理處副主任許瑛告訴記者,作為中新合作的歷史見證,網師園小姐樓多次被選為中新商談地。“網師園具有會務洽談的歷史淵源。尤其去年2月以來,各種形式的會獎旅游項目一直在開展。上半年承接過企業年會、銀行客戶答謝會,下半年項目已排到11月。”
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副局長曹光樹說:“傳統的人擠人、走馬觀花的旅游方式,已難以滿足個性化的審美、消費需求。要充分挖掘古典園林的內涵價值,并賦予其更多新的載體,不斷探索新的路徑,注入更多活力,將其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們注重的不是一時的效益,而是這塊廣闊的市場前景。”
整合利用資源必須把保護放在首位
網師園第三進“擷秀樓”,其二層面闊五間,為非開放區域,經過近兩個月的施工,到8月底,這里將作為高端會獎旅游場所正式投用。昨天,記者現場看到,擷秀樓二層梁柱和板壁均油漆一新,樓面規整,面積近200平方米。許瑛介紹,二層東、西兩間分別作為貴賓室、資料室,中間三間改造為一間90平方米左右的會議廳,桌椅、空間、投影儀、音響設備等俱全,可容納50人左右。
“按規定,我們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所有的設計、施工,都不允許破壞建筑結構和風貌。”許瑛如數家珍,“裝中央空調要動屋頂,我們選擇柜機,把內機嵌入木制花格的背景墻,外機則置于底樓南面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天井;再如,原計劃樓上設計一個廁所,因會對地板造成一定程度破壞,所以取消了;老樓門窗多縫隙,有的地方寬兩厘米,我們采用貼顏色與板壁相同的防風條來解決,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記者了解到,位于留園西南部的盛家祠堂第二、三進二樓約200平方米的樓面,也將改造成專門承辦高端會獎旅游項目的場地,具體方案正在制定中。
曹光樹認為,古典園林探路高端旅游,要在更好保護的前提下,在不影響常規旅游的前提下,整合、利用現有資源,騰出園林里一些閑置空間,堆放家具、花盆的附房和管理用房等,擴大游覽范圍,豐富游覽內涵,著力在傳統文化的回歸,以及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上下功夫,更好地滿足游客需求。
園林本身就是博物館讓其中的“蘇式生活”鮮活起來
歷史學博士、蘇州園林博物館副館長吳琛瑜認為,每一座蘇州園林都是展示傳統社會士大夫階層生活環境、生活狀態的博物館。曾經生活在園林里的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是這座博物館的“藏品”。
吳琛瑜說,蘇州園林探路高端旅游,能有效地讓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鮮活起來”,賦予這一座座“博物館”更多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并通過各種手段,讓游客能更直觀地參與其間,獲得更好的游覽體驗。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周永博認為,蘇州古典園林與私人定制、會獎旅游的文脈是吻合的。蘇州園林探路高端旅游市場,不僅是古城旅游升級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古典園林由蘇式生活“文化標本”演變為蘇式生活“文化載體”的重要途徑。
“現階段,蘇州園林探路高端旅游,要注意幾個關鍵問題。”周永博說,作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蘇州園林的首要價值體現為文化價值和遺產價值。可以說,文化遺產價值決定著蘇州園林未來的發展潛力,其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不容損害。
周永博說,品牌是品質的保證,高端旅游品牌背后是高端旅游產品。蘇州園林探路高端旅游,必須注重品牌“軟實力”。具體來說,就是要在經營中有效識別目標市場,不僅為之量身定制旅游產品,更要為之提供符合其身份的高端品牌。此外,還必須注重旅游產品譜系開發。蘇州園林要根據自身的歷史、文化及現實條件,差異化、體系化地打造系列高端旅游產品。他認為,打造蘇州園林高端旅游品牌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