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墻體廣告 6月15日,2015我國—希臘海洋協作年主要組成部分——我國·舟山—希臘·萊夫卡達海洋文明對話活動在浙江舟山舉辦。本次活動由國家海洋局和浙江省政府聯合主辦,國家海洋局宣教基地和舟山市政府承辦。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連增到會活動。
據活動主辦方有關負責人介紹,舟山作為我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與希臘萊夫卡達在海洋經濟、海洋旅行、文明藝術等方面有相似性和互補性。在2015舟山群島·我國海洋文明節時期舉辦兩地間的海洋文明對話活動,旨在進一步推進我國與希臘平和之海、協作之海、和諧之海建造,倡議在開發海洋的一起,維護海洋環境,讓海洋變成不一樣文明間敞開兼容、溝通互鑒的橋梁和樞紐。
活動現場,播放了展現舟山、萊夫卡達兩個海島城市的自然風光、美食旅行、海洋文明和海洋經濟開展情況的短片,與會嘉賓還探討了海洋文明開展的規律性和海洋文明城市互融互通的可行性。
我國傳媒大學前言形象與推行研究所所長張洪生以為,應該站在國家戰略高度,把舟山、萊夫卡達的協作當作中希海洋協作的磕碰和亮點。目前我國以海洋為主題的文明產品還不多,而舟山有著很大的海洋文明工業開展空間,他主張兩邊的溝通協作文明先行,大力開展海洋文明構思工業,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浙江海洋學院人文學院院長王穎說,希臘是西方海洋文明的起源地,而我國自古以來也進行著海洋方面的探究,海上絲綢之路即是中西海洋文明磕碰的有力證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節點,東方文明從舟山傳出去,西方文明也從舟山引進來,期待著將來舟山持續變成中西海洋文明溝通的樞紐。
萊夫卡達市市長康斯坦丁諾斯·扎孔泰迪斯說,中希兩國都是有著古老文明的國度,萊夫卡達和舟山也在許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他主張兩邊加強在海洋漁業、海島旅行和郵輪工業等方面的協作,增進兩地人民間的溝通與豪情。
希臘攝影家協會主席康愛斯是第5次來到舟山,親眼所見近年來舟山的開展與變化。他以為,萊夫卡達和舟山不僅在前史方面有相似點,在城市開展也存在相似之處,信任經過溝通協作,將來兩邊必將結伴走向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