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民墻廣告發布 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等日前為重慶資源與環境交易所、重慶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和重慶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揭牌。這標志著重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特別是環保投融資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更深更實的層次。
黃奇帆在揭牌儀式上強調,重慶資源與環境交易所、重慶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和重慶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是重慶生態環保領域市場化改革的3個功能要件,對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去年以來,重慶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生態文明建設大會,專門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把重慶建成碧水青山、綠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諧宜居的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不能單靠政府力量來推動,必須按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一改革的核心要求,在發揮好財政資金和經濟政策引導作用的基礎上,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讓生態產品釋放出市場信號,暢通社會資本進入渠道,建立起多元化的生態環保投入機制,為生態文明建設輸入源源不斷的活力。為此,市委、市政府相繼將深化生態環保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排污權交易制度等納入改革重點任務和重大專項。成立的重慶資源與環境交易所、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和環保投資公司,都是推進生態環保市場化的基礎平臺和有力抓手。資源與環境交易所將為環境資源優化配置搭建起市場化平臺,在資源環境容量日益趨緊的形勢下,排污權指標作為一種政府嚴格管控的稀缺品,通過市場交易,可以實現優化配置,并生成財富紅利。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是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環保產業的有力杠桿。而環保投資公司將形成一個城鄉環保事業的投融資平臺,成為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污染治理的主力軍。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翁杰明宣讀了重慶資源與環境交易所成立批文,宣布了市政府同意成立重慶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和重慶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的意見。副市長陳和平主持了揭牌儀式。
同時,重慶市環保局和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分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重慶市2011年被財政部、環境保護部批準為全國第八個排污權交易試點省市。經過5年多的探索實踐,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在實施對象和范圍、管理體系、組織平臺、交易模式、競價方式等制度設計方面形成了自身特點,初步建立了覆蓋全市、較為活躍、運行有序的排污權交易市場,基本實現了工業建設項目新增排污權由行政無償分配向通過交易有償獲取的轉變。
重慶資源與環境交易所成立后,將組織開展污水、廢氣、垃圾排污權的交易,開展排污權儲備的技術審查,受委托組織開展排污單位的排污權回購回收工作,組織對參與交易單位的排污權實際使用量進行核查核算,承辦交易系統的建設和日常維護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分析和發布交易信息,并提供相關咨詢服務。
在揭牌儀式上,重慶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與萬州區、黔江區、江津區、武隆縣、開縣、巫溪縣、石柱縣、酉陽縣政府簽訂了鄉鎮污水處理廠PPP項目戰略合作協議。
據悉,環保投資公司將采用“投行+PPP”運作模式運作,直接從事包括鄉鎮污水處理規劃設計、投融資、建設、營運管理,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土壤及流域湖庫生態整治修復,環境監測服務、環境咨詢服務等業務,將主要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及政府購買環境服務。將以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進入環保領域,減輕政府環境污染治理資金投入壓力;發揮好市場作用,帶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揭牌儀式上,中綠實業有限公司、重慶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市水務資產公司、重慶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環保產業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成立重慶市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暨重慶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作協議。
據了解,重慶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是政府主導的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基金采取投資與管理分離的有限合伙方式,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險”原則進行管理;將利用10億元基金杠桿,實現40億元~50億元資本投入生態環保領域,主要支持生態環保企業。同時,與其他產業引導基金建立合作機制,充分釋放協同效應。
基金將面向全國,重點投向三峽庫區成長性較好的生態環保類企業和重大環?;A設施項目,主要針對生態資源保護與利用、清潔產品制造與服務、固體廢棄物處置、污水處理、土壤修復以及環保第三方服務等領域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