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熟墻體廣告 新產品還沒規模化生產,“李鬼”已經開賣;剛苦心研發出一款產品,還在打樣階段,周邊就有一模一樣的產品開賣……飽受“李鬼”騷擾之苦的企業不在少數。多位企業家對中國日報網記者表示,希望國家層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構建公平競爭環境,完善“軟環境”建設讓“耐得住寂寞”的企業得到應有的回報。
江蘇常熟,作為中國大陸經濟最強縣級市之一,經濟社會發展迅猛。近年來,該市在緊抓經濟發展硬件的同時,更是注重對軟件的投入和保護。常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過有效整合相關執法資源,按照“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原則,采取聯合集中行動和部門日常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工作合力,保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的高壓態勢,在知識產權組織機構、政策體系、戰略推進、專利保護等方面形成了“新常態”。
以嫻熟的職業素質保障知識的尊嚴
去年底,常熟市檢察院成功起訴了江蘇省首例適用刑法打擊網絡侵犯著作權的案件。
自2008年3月起,該案被告人王某某未經批準設立“去聽去聽音樂網”并提供音樂試聽,其中包括國際唱片業協會會員環球唱片有限公司、華納唱片有限公司、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等享有版權的677首歌曲,并在該網站植入廣告,獲取廣告費用,成為國際唱片業協會在大陸地區投訴的第一起因侵犯著作權而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備受業內關注。
為準確適用法律,把證據查清做實,該院派出公訴科副科長前期介入,提高行政執法部門證據收集能力,從一開始就從審查起訴的證據標準要求來監督指導。最終成功指控犯罪,被評為“江蘇省侵犯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成為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七起典型案件之一。
對此,國際唱片業協會亞洲區維權總監張淑賢高度評價,“檢察官展現了高水準的專業素質,本案的成功辦理將為今后的維權提供經驗。”
常熟檢察院還運用此方法,先后對涉案金額100余萬元的偽劣煙草制品案、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團伙案、新型復雜的侵犯商業秘密案、涉案金額達1000余萬元涉外商標假冒案等11件案件派專人前期介入監督、指導。
在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的同時,常熟檢察院將專項行動與深挖漏案、職務犯罪線索結合起來,開展“回頭望”行動,先后派出137人次查閱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政處罰案件執法臺賬,逐案檢查監督,力爭發現和查處一批涉嫌犯罪不依法移送的行政案件及隱藏其后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的職務犯罪案件。
該院公訴科干警譚秀萍在查閱常熟市一起行政處罰案卷時,發現案件涉及“鱷魚”、“LV”等多種國際名牌標識,敏銳的她覺得這中間可能隱藏著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就及時向院領導匯報。
該院馬上與行政執法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共同“會診”,并主動派出2名富有辦案經驗的檢察官與公安機關一起,到浙江省義烏市查證購貨渠道,實地勘查被處罰人張向陽“出租屋”內的生產車間、倉庫等情況,指導固定聘用工人證言、銷售網絡、產品數量等證據。短短十天,一起從浙江省義烏市購進半成品,然后經過“手工作坊”加工成為世界知名品牌的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犯罪得以告破,并依法提起公訴。
據了解,該院通過“回頭望”新發現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犯罪行為線索23件,其中涉及犯罪的5件,均依法移送相關部門處理或納入刑事司法途徑處理。
在偵辦案件的同時,常熟檢察院還分析了近年來所辦理的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刑事案件的特點、原因、多發地區、重點領域,進一步找準打擊的著力點。編印《知識產權刑事追訴標準和司法解釋實用小手冊》和《知識產權犯罪基本證據標準匯編》,進一步細化執法部門與司法機關案件移送的范圍、種類、標準、方式和程序,分發各行政執法部門,統一執法尺度,發揮知識產權辦案組專業化優勢,實現了快審、快捕、快結的目標。
侵權走向“私密化”觸犯法律終須還
捉拿“李鬼”除了嚴厲打擊,更需要嚴審嚴判!
3月20日上午,常熟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在微信朋友圈內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犯罪案件,一審判決被告人孫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35000元。這是手機微信流行以后,蘇州法院系統審結的首起利用微信朋友圈售假犯罪案件。
幾年前,被告人孫某經人點撥,找到了一條“一本萬利”的財路,那就是在微信朋友圈銷售假冒的奢侈品牌皮具、飾品。
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她先后多次從廣州市白云皮具城向他人購進假冒“CHANEL”、“LV”等品牌的皮具、飾品并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給朋友圈中的好友,后又在其位于常熟市虞山鎮某童裝店內銷售,銷售金額合計人民幣26萬元。
2014年3月11日,常熟市工商執法人員在該童裝店當場查獲并扣押假冒“CHANEL”皮包8個、假冒“Cartier”手表1只、假冒“LV”皮包3個等多種假冒奢侈物品。到案后,被告人孫某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
4月2日上午,常熟法院對一起利用微信平臺實施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案作出一審宣判,判決被告蘇州新右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賠償原告深圳市超腦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損失人民幣15000元。
超腦力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從事企業管理咨詢、企業形象策劃、文化藝術活動策劃等業務的有限公司,于2011年注冊了“金牌狀元營”商標,公司聘用了謝某、趙某等講師,在各地組織開展了多場腦力活動培訓班,包括多期“超腦力金牌狀元營”活動,并由公司員工拍攝了活動照片在網站上對外宣傳,在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
2014年10月,周某與從超腦力公司辭職的蔣某一起設立了新右腦公司,主要從事文化藝術交流及策劃、企業營銷策劃、市場營銷策劃、教育信息咨詢等相關業務。
2014年11月,新右腦公司在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集分享,贏《最強大腦》常熟冬令營門票”宣傳活動時,使用了二張從超腦力公司網站下載的“超腦力金牌狀元營”活動時的宣傳圖片,圖片上所附注的圖片文字介紹,均來源于對超腦力公司網站宣傳資料的相關引用。
今年1月21日,超腦力公司起訴至常熟法院,認為新右腦公司未經原告超腦力公司許可,擅自將原告擁有的金牌狀元營活動時的照片通過微信媒體發表在其公眾號進行虛假宣傳,新右腦公司的行為既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權,又構成事實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為此,要求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20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原被告公司的經營范圍相同,雙方均開展了腦力培訓教育活動,屬于同行業的經營者,。新右腦公司在微信公眾號平臺的服務宣傳中,使用超腦力公司的“超腦力金牌狀元營”活動宣傳圖片、在隨附的宣傳文字中不正當地引用超腦力公司的網站宣傳資料,足以造成相關公眾認為原被告公司之間有品牌授權或業務合作等關聯關系,屬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所實施的不正當的競爭行為,侵害了超腦力公司的商業利益。
就這兩起案件,常熟法院相關人士對記者坦言,隨著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的發展,侵權造成的后果和影響非常大。對于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營銷活動的商家,一定要記住“朋友圈不是犯罪分子恣意妄為的安樂窩,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觸犯了刑律,也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構建維權“新常態”
在司法機關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活動的同時,為保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新常態”,2011年,經常熟市司法局和常熟市民政局批準,常熟市首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正式成立。
常熟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下設商標權事務部、專利權事務部、著作權事務部、綜合事務部四個部門。保護中心旨在為常熟及周邊地區建立一條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通道,搭建政府、企業及中介代理機構平臺,為企業自主創新、產品研發、知識產權登記提供戰略咨詢和維權服務,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作用。
“常熟市發展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成立后,該中心就著手調查眾多知名品牌被侵權的現狀。
“我們發現知名品牌的侵權現象是極其普遍的”,該中心負責人介紹,這其中包括常熟本地知名品牌在外地被侵權、外地知名品牌在常熟被侵權、知名品牌在淘寶上被侵權,侵權程度極其嚴重,它們均損害了品牌所有人或合法使用人的合法權益、損害了市場良好的銷售運營秩序、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網絡上的售假或未經授權的銷售行為屬于嚴重的侵權行為,它們不僅嚴重影響了電子商務購物環境的健康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損害了公司經營品牌的合法權益、玷污了其商譽、阻礙了其健康長遠發展,造成了一系列不可估量的損失”。
該負責人介紹,最近幾年,江蘇世紀依豪服飾有限公司、江蘇龍達飛服飾有限公司、紳貴服飾有限公司、九鹿王服飾有限公司、千仞崗等多家大型服裝企業所經營品牌的使用權、代理保護權在淘寶網絡上出現了很多侵權商鋪,這些商鋪打著產品銷售專柜的旗號,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這些銷售行為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而且嚴重侵害了公司及商標權人的合法權益,并嚴重貶損了企業品牌的商業價值。
針對上述情況,該中心及時開展了一系列維權活動。由最初的國內知名服裝企業---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前來委托進行網絡維權,到越來越多的知名公司授權該中心處理產品維權事宜,該中心都不遺余力積極展開維權活動,對侵權行為進行了調查及處理,有效扼制了侵權行為,維護了企業的利益,減少了損失,達到了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