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墻體廣告 “母親去世后,智殘的兒子和年邁的父親一起生活,吃飯成了大問題。”近日,潤州花園社區“民情快遞員”錢芳把這一民情“速遞”到社區,社區負責人薛頂雨就幫著聯系潤州區助餐點,希望為這對父子解決午餐。
所謂“民情速遞員”,重點在傳遞信息跑得快、點對點辦事效率高。自社區“民情日志”工作方法獲居民點贊后,今年初潤州花園社區再次升級社區服務模式,組建了一支“民情快遞員”隊伍,“以包括社區工作人員、樓棟長在內的志愿者為固定班底,吸收熱心居民加入當‘民情快遞員’。”薛頂雨介紹,前不久,因一場大暴雨造成潤州花園一期出現近一米深的水坑,一位熱心居民第一時間將這一信息“速遞”到社區,由他們及時解決,為附近居民排除了安全隱患。
社區“民情快遞員”隊伍還主動承擔起傳遞正能量的重任。開在社區里的超市老板劉新強是位名副其實的“快遞員”,多年來不僅免費幫業主代收快件,而且也是“民情快遞員”隊伍中的重要一員。“誰家有新鮮事,小區里出了什么好人好事,他都會速遞給我們。”社區工作人員許文珺介紹,近期劉師傅就挖掘了一位“收藏達人”,“這位居民家收藏了很多‘古董’,比如毛主席畫像、書籍以及很多具有時代特點的物品。”這個信息讓不少上了年紀的居民頗感興趣,紛紛上門參觀。
社區“民情快遞員”隊伍的陣容在擴大,目前已有8名熱心居民加入其中,這讓薛頂雨頗感欣慰。她坦言,新建小區普遍存在“背靠背”的問題,很多門對門的鄰居都互不相識,“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民情快遞的方式,迅速響應居民訴求,同時,掃清管理中的盲區,讓更多居民融入社區、小區的大家庭,找到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