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墻體廣告 近日,寶塔路街道同德里社區又來了一支愛心隊伍——“安心同盟”,這個由市建材行業協會組織的志愿服務團隊,免費為社區的兩戶貧困家庭解決了線路老化問題,讓兩家人激動不已。
同德里社區西更樓巷5號3幢筒子樓,是多年前由辦公用房改造成的居民樓,目前的住戶多為流動人口。因為房屋空間狹小且配套設施缺乏,不少居民們只能把雜物堆放在樓道,甚至直接將灶具放在了樓道。記者在現場看到,樓道中各戶所牽拉的照明線及原有廢電線交織在一起,成了一片“蜘蛛網”,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這下可以放心了。”301室的住戶黃根堂連聲道謝,因為年輕時運動不當落下殘疾,老黃失去了勞動能力,家里的生活只能靠妻子在外擺攤賣韭菜餅的微薄收入維持。
除此之外,黃根堂還在為雙胞胎兒子上學問題煩惱,“家里困難,這幾年一直沒錢供孩子上幼兒園,戶口又不在這里,不知道能不能順利上小學呢?”老黃告訴記者,最近這個問題像塊石頭壓在心上,無奈之下,只能向社區求援。
近幾年,社區一直在跟蹤幫扶這個困難家庭,盡力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不過,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朱晶坦言,目前給予的多為物質幫扶,比如社區逢年過節給孩子買衣服送禮物、愛心人士捐助生活費等,“其實,比起這些物質的需求,有時候其他層面的訴求更為強烈。”就孩子入學的問題,目前社區正在幫助黃根堂聯系相關部門和愛心人士。
朱晶介紹,從整個社區志愿服務的內容來說,目前也多表現在對困難群眾的扶貧濟困上,并且多為物質幫扶,“其實除了這些特殊的貧困家庭,還有更多居民可能需要范疇更廣的志愿服務,比如一個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出現了問題,需要專業人士給予指導,做心理疏導等。”
正如朱晶所言,記者走訪多個城市社區發現,接受志愿服務對象也多為困難群體或者青少年、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真正覆蓋各類人群的志愿服務并不多。“所以,我們希望更多有專業技能的愛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務的隊伍,使我們社區的志愿服務覆蓋更多群體。”朱晶如此期許。
一位長期從事志愿服務的愛心人士表示,真正可以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個性化志愿服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讓某一個社區提供多樣化的志愿服務來滿足居民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是不現實的。”因此,他建議整合幾個社區或某個區域的志愿服務資源,形成多樣化的服務目錄,從而實現訂單式服務配送來擴大受益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