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墻體廣告 省政府上一年出臺了管理生豬污染的“六條辦法”,提出到本年6月底,全省禁養區內的生豬飼養場(戶)要悉數封閉、撤除。近來,海都記者造訪莆田多處生豬禁養區發現,禁養區內多家養豬場已被撤除,但荔城區西天尾鎮龍山村永興飼養場仍在運營,糞水直排旁邊的菜地,流到距離養豬場不到百米的汀林河,終究流入莆田母親河——木蘭溪。
豬場大門緊鎖腥臭糞水直排
2011年7月,莆田市荔城區政府將西天尾鎮全境列為禁養區,幾年時間里,該鎮大都飼養場都已撤除或搬家。但近來,海都報陸續接到本地居民投訴,反映該鎮龍山村一家名為永興飼養場的大型養豬場遲遲不見撤除,直排的豬糞水臭味熏天,損壞環境。
前日上午,海都記者來到永興飼養場,該養豬場坐落距龍山村口約150米的村道旁,養豬場用圍墻圍起來,占地5畝多,在該養豬場百米開外,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腥臭味。這家養豬場內有4排長100多米的豬舍,養著四五百頭大大小小的生豬。
“養豬場的臭味令人窒息?!贝迕窳窒壬f,這個養豬場現已建了近20年,剛開始僅僅幾間小豬舍,隨后不斷擴建,平常養豬場大門緊鎖,但散宣布的惡臭還是令人無法忍受。
記者順著養豬場的圍墻走了一圈,發如今右側圍墻下有一條排水溝,溝內滿是豬糞水,宣布陣陣惡臭。這條排水溝通向一處管道,管道被埋在地下,記者循著方向尋找,沒能找到這條污水管終究通向何處。
在養豬場的左邊圍墻,記者也發現了一條排水溝,黑臭的豬糞水排入一口小池塘,小池塘的黑水已滿,溢入一片菜地,隨后流到距離養豬場不到百米的汀林河,終究流入莆田母親河——木蘭溪。
記者現場取樣 糞水漆黑如墨
記者拿出礦泉水瓶,對養豬場排出的糞水進行取樣,裝進瓶子的水十分黑,猶如墨水。記者用pH試紙進行簡略測驗,試紙沾了豬糞水后,顏色當即成為墨綠色,pH值在9到10之間,呈堿性。據一位環境專家介紹,養豬場排放的糞尿污水中,酸堿值超支僅僅其中之一,形成環境嚴峻污染的主要是COD(化學耗氧量)、BOD(生物耗氧量)、氮、磷超支,有機污水進入江河湖泊中,容易形成水體富營養化,形成水質惡化。
我省禁養區內的生豬飼養場(戶)封閉、撤除期限僅剩一星期,但記者在采訪時發現,這家養豬場內不只要成豬和母豬,還有很多小豬,并沒有預備關停、撤除的跡象。記者敲開養豬場的門,一名中年婦女開門,她表明養豬場還在正常運營,在記者標明身份后,她急忙關上門。
莆田禁養區內 多家豬場已拆
此前,本報曾屢次報導莆田禁養區內,城廂區華亭鎮華亭社區、涵江區白塘鎮集奎村的多家養豬場,存在豬糞水直排的狀況。
前日,記者再次造訪了華亭社區,該社區原有3家小型養豬場。這次造訪時,記者看到,3家豬場內已沒有生豬,有些豬舍也已撤除。一名飼養戶告訴記者,上星期接到華亭鎮政府告訴,請求他們期限撤除養豬場,他們已于6月20日對養豬場進行撤除。
隨后,記者又趕到涵江區白塘鎮集奎村,此前本報曾報導該村有一家養豬場屢次被白塘鎮政府安排作業人員強拆,但每次強拆后,豬場主人陳某文都會復建豬場。直到上星期,仍有大眾向本報反映,陳某文又購進豬苗,預備再次重建豬場。前日,記者在陳某文的養豬場看到,養豬場內已沒有生豬,有些設備也已被強拆。本地大眾表明,白塘鎮政府接到告發后,于上星期再次前來法律。
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政府農業效勞中心主任陳玉山介紹,別的大型養豬場都拆了,只要永興飼養場是“釘子戶”。該養豬場是本地人蘇某霞于1997年11月建的,是西天尾鎮建立最早、規劃最大的養豬場之一,也是現在西天尾鎮最終一家大型豬場。
陳玉山說,西天尾鎮于2011年被列為禁養區后,荔城區政府和西天尾鎮政府兩級領導屢次與蘇某霞溝通,期望其對豬場進行搬家,但均被回絕。陳玉山表明,他們已屢次向荔城區政府反映狀況,一旦上級部門作出強拆決議,西天尾鎮政府將全力合作,撤除這家養豬場。
省農業廳有關人士指出,依據省政府“六條辦法”的請求,到2015年上半年,全省禁養區內的生豬飼養場(戶)要全部封閉、撤除,這是不能談條件的。接下去,省環保廳與省農業廳還將聯手對畜禽飼養污染展開專項法律查看。督查狀況匯總后,將向省政府報告,作業執行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將被通報、約談或許限批。
有專家指出,對于不合法排污的企業并非沒有辦法,本地環保部門在調查取證后,可對該養豬場下發責令停止排污決議書。依據新環保法,假如養豬場主還堅持不搬家,環保部門再次查看后發現還在排污的,能夠將養豬場主移送公安行政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