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中墻體廣告 漢中市2015年春季學期,有892所中小學校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受益學生254843人,實現了全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和特教學校全覆蓋。為全面推動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科學實施、規范運行和提質增效,該市采取七項措施落實保障。
一是嚴格落實補助標準。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4元,一學年按200天計算。其中南鄭等10個國家試點縣所需補助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漢臺區(含開發區)作為省級地方試點區所需補助資金由省、市、區財政按照3:2:5承擔。
二是提高學校食堂供餐比例。學校食堂供餐是目前最受學生歡迎、較為安全、保證營養的有效供餐模式。為進一步提高全市學校食堂供餐比例,該市把學校食堂供餐比例列入各縣區工作重點考核,要求原則上應盡快全部實行學校食堂供餐,逐步以學校食堂供餐或企業配送完整早餐(午餐)模式替代其他形式供餐。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堅持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原則上由學校自辦自管。目前,全市703所學校通過學校食堂供餐,占78.81%,享受供餐學生190896人,占74.91%,其中西鄉縣、留壩縣、佛坪縣學校食堂供餐比例100%。
三是完善帶量食譜。要求各學校在改善學生營養上下功夫。學校食堂(配餐中心)要根據當地飲食習慣和農業物產制訂每日學生帶量食譜,每周提前向學生和家長進行公示。學生食譜要充分體現改善營養,確保肉類、雞蛋、牛奶、蔬菜、水果等營養搭配、可口新鮮。
四是保障食品安全。始終把食品安全擺在工作首要位置,落實食品安全責任,細化食品安全各項管理制度,加強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常識教育。定期進行食品安全檢查,加強學生食品安全監管,確保食品原材料供應準入退出機制、食品采購索證索票、食品加工留樣、校長陪餐、安全應急預案制訂和演練等環節制度落實到位。
五是加強資金監管。進一步規范各縣區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的管理使用,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全額用于為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學生用餐,不得擅自挪用。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全過程要堅持透明操作,納入縣區和學校政務公開范疇,便于群眾知曉和群眾監督。
六是規范招標采購。切實規范招標采購行為,完善和落實大宗食品及原輔材料招標采購辦法。嚴把供應商資格、資質條件入口關,加強對縣區招標采購工作的監督,確保招標采購工作公平、公開、公正。
七是強化監測評估。結合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學校實際、學生體檢、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學期考試等,全面評價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成效,切實發揮營養改善計劃的食育作用,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