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麗江市農業局組織市農業局專家、一區四縣農業局指導、專家及相關站所擔任人到石鼓鎮,對馬鈴薯間套種玉米形式停止現場觀摩活動。
云南麗江墻體廣告 近年來,石鼓鎮在開展早春馬鈴薯產業中,石鼓鎮農業綜合效勞中心的農業科技人員創新產業開展思緒,充沛利區域的自然條件優勢,開展早熟馬鈴薯產業。由于石鼓消費的早熟馬鈴薯上市早、質量優,備受消費者及銷售商的喜愛,每年還未到收獲期,各地客商都紛繁找上門來,當地農民也由于種植馬鈴薯不愁賣、收益好,消費積極性很高,在做大馬鈴薯產業的同時,石鼓鎮涉農業部門應用有限的土地資源,進步土地綜合消費才能,積極探究出在洋芋地套種玉米形式,以套種增加農民收入。今年在石鼓村江南一組60家農戶的地步上種植了108畝麗署7號馬鈴薯,并在108畝早春馬鈴薯間套種海禾1、2號玉米。在現場觀摩中,觀摩人員觀看了麗署7號馬鈴薯的生長狀況、病蟲害防治和田間套種玉米的生長情況,細致聽取市農科所技術員對早春馬鈴薯產量指標、栽培技術要點、種類、施肥辦法、病蟲害防治等作了扼要引見,以及早春馬鈴薯間套種玉米應用高矮作物不同生長期停止搭配,發揮農作物調理作用和邊行優勢,進步光能應用率和應用有限的土地資源,進步土地綜合消費才能, 完成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細致了闡明。
經過現場觀摩,觀摩人員對早春馬鈴薯間套種玉米應用有限的土地資源, 進步土地綜合消費才能給予充沛的肯定,以為玉龍縣農業消費工作指導高度注重,各項科技措施抓得早、抓得實、停頓快。此次觀摩是一次難得的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時機,經過活動看到了兄弟單位工作的成果和優點,同時發現了本人的問題和缺乏。以學習觀摩為契機,依據實踐狀況研討本地適合的間套種形式,做出本人的特征。據理解,馬鈴薯間種玉米,抗旱抗澇、排水良好,避免渡過休眠期發芽腐朽。馬鈴薯收獲后,馬鈴薯的根莖葉充任玉米生長輔料。早熟馬鈴薯畝產3000公斤以上,玉米畝產在450公斤,早熟馬鈴薯套種玉米畝產值達6000元以上、玉米產值達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