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墻廣告 “眾創空間”、“創客空間”、“創業孵化器”等創業新名詞,將可以作為企業名稱進行注冊登記,民營資本在創業領域的經營管理范圍也將由過去的咨詢服務直接升級為“眾創空間經營管理”。這是昨天上海市工商局公布的支持眾創發展“新11條”中的最新突破,在全國首開先例。
1天內完成注冊
“上海建設科創中心,應更好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比如今年在張江火熱的‘創客空間’,和在楊浦、寶山等正當紅火的‘創客+’,這些頗受關注的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器多由政府主導,其企業名稱中也并無相關眾創的字眼。”市工商局局長陳學軍向記者指出,“新11條”旨在大力支持各類眾創空間主體的設立,鼓勵更多的、更廣范圍內的社會力量、民間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各類創業孵化服務機構,為其提供更多開放便捷的服務平臺。今年4月,上海眾創空間創業咨詢有限公司在閔行注冊設立。陳學軍告訴記者,這是新政推出前曾在本市極個別區縣試點,如今,正式向全市范圍鋪開。“新政的突破在于,民營資本可開辦眾創空間,并可用眾創空間、創客空間、創業孵化器等字眼,直接命名企業。而企業經營范圍亦可直接登記表述為‘眾創空間(創客空間、創業孵化器)經營管理’等。”陳學軍指出,改革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登記是“新11條”中的一大亮點。
陳學軍告訴記者,放開創業領域經營管理,企業登記變更的速度也將大大提速。咨詢服務企業如想變更以“眾創空間”進行命名,在相關材料齊備后,其實際變更時間在短短1天內就能夠完成。
低成本創業辦公
記者了解到,在允許民營資本進入眾創領域后,對創業空間的范圍也將擴容。新11條中,明確提出將改革眾創空間經營場所登記,鼓勵盤活和利用閑置的商業用房、工業廠房、企業庫房、物流設施等資源,改造和建設各類眾創空間,擴寬經營場所資源,為創業創新主體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
為了給創業進一步降門檻,意見還規定,眾創空間可以“集中登記”。“也就是說,只要滿足不擾民、不影響周邊環境等前置條件,眾創空間里無論有一家、兩家,甚至一百家企業,都可以使用同一個地址來注冊。”陳學軍說,這將大大降低創業初期的房租成本,將工業廠房、企業庫房甚至倉庫等資源用好、盤活。
“新11條”還將對創業創新主體登記申請提供“直通車”服務,安排專人負責、快速辦結。加快推進工商注冊全程電子化,在眾創空間試點開展電子營業執照試點,實現以電子營業執照為支撐的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審核、網上發照和網上公示。而對因申請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需要開具合規證明的各類創業創新主體,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支持其加快融資發展。
1元錢也能投資
今年5月下旬,上海首家股權眾籌企業———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螞蟻達客(上海)股權眾籌服務有限公司已在滬設立,這是豐富創業融資新模式的有益嘗試。記者了解到,“新11條”中,首次提出將探索開展股權眾籌融資注冊登記試點,增強眾籌對大眾創業創新的服務能力。
新興的股權眾籌平臺既為創業者提供股權眾籌融資服務,又能為機構或大眾投資人帶來可觀的收益,實現“1元錢也能投資企業”的夢想。
陳學軍指出,上海還將積極幫助創業創新主體規范改制并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并支持以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域名權等知識產權出資設立創業創新主體,激發各類創業創新主體的創新動力和創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