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墻廣告 蘇州河沿岸的優秀建筑很多,有英國領事館、禮查飯店、百老匯大廈、文匯博物院、新天安堂、光陸大戲院、公濟醫院、郵政局大樓等。蘇州河流經普陀區的21.5公里岸線上布滿上海近代工業文明的足跡,不僅擁有28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級優秀近代保護建筑,還有37處被認定為具有保留價值的老建筑。
蘇州河作為上海的母親河,一大批藝術家數十年來著迷于它的百年風情和文化風貌,圍繞它創作出許多電影、小說、詩歌、畫作等題材豐富的藝術作品。然而,相比于國內外的母親河,蘇州河的整體規劃開發卻不盡如人意。
為此,致公黨上海市委秘書長、上海市政協委員鳳懋倫連續七年深入調研寫下7份“蘇州河沿線整體開發”的提案。“蘇州河締造了海上百年傳奇。作為一條密集承載上海工商文史資源、能全景式展示上海百余年發展歷程的母親河,它的整體開發至關重要。然而,呼吁了那么多年,提案來來回回那么多回,但開發之路舉步維艱。”
近日,在市發改委的牽頭下,水務局、交通委、商務委、旅游局等多個相關職能部門召開提案答復協調會。會上鳳懋倫再次疾呼,將蘇州河開發列入上海市“十三五”規劃,確保開發工作有序推進。
7年寫下七份提案
20年前,市政府正式提出要把蘇州河作為“上海環保重中之重”,開展全面綜合治理,從那天起,數以百億元計的財力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向蘇州河。13年后,蘇州河恢復了水清岸綠,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政協委員鳳懋倫寫下了“蘇州河沿線整體規劃開發”的提案。
“剛開始,只是覺得蘇州河變清后,是不是可以打造一條旅游風景線?于是就提筆寫下了第一份提案。”沒想到的是,提案的問題久久得不到解決,這也讓他和蘇州河開發較上了勁。“政協委員提出,有關部門必須給予回復,但是每一次的會都沒能把問題解決好。于是我年年提,七年間深入調查,寫了七份不同的提案。”
之所以鉚牢蘇州河的開發問題,是因為在鳳懋倫看來,作為上海的母親河,蘇州河見證了百年上海的發展和近現代工業文明,它的整體開發代表著上海的文化。
鳳懋倫告訴記者,縱觀蘇州河兩岸,自華漕以下直至河口,老工業建筑與相關的商業物流服務建筑鱗次櫛比,是上海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史的最好見證。近代最早的修造船、面粉、棉紡織、絲織、化工、冶金機械,甚至水電煤器具的加工廠,都陸續出現在蘇州河兩岸。當時,那里的紡織廠、面粉廠、火柴廠、印刷廠、啤酒廠、簾子布廠、無線電廠都曾在上海乃至全國工業經濟史上創下紀錄。
如今蘇州河沿線的情況如何?沿著蘇州河步行,有的地方走不通,被親水樓盤圈進了圍墻里,成了私家親水平臺。有的被一些企業單位占用,自建自用景觀帶,或占用岸線為單位停車場。
開發難在涉及部門太多
在鳳懋倫的電腦里,存著他7年間寫下的7份提案。之所以不斷重復提案,就是因為每年的提案都無法落實。“提案在各部門間來來回回,提得多了都覺得不好意思了,但每次的提案回復,總有各種困難。究竟問題在哪里?我找相關部門了解情況,還到蘇州河沿線實地走訪,才摸清了其中的道道。”
鳳懋倫舉例說,最初他向旅游局提出開發游船,旅游局回復說,游船得有碼頭,而碼頭的落實歸規土局管。后一年,他又向規土局提議建設碼頭,沒想到規土局說,規劃碼頭建設完全沒問題,但得旅游局提出申請規劃走流程。“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就是一個問題拋給了A部門,A 部門又扔給了B部門,然后又得C部門同意,就這樣兜兜轉轉,耽誤了幾年,什么問題也沒解決好。”鳳懋倫認為,蘇州河開發之所以困難,是其涉及區域多,部門多,沒有類似“蘇州河兩岸開發小組”這樣的部門牽頭,各區各自為政,各委辦局橫豎條塊之間的協調工作也很難開展。
“蘇州河長達數十公里,沿線涉及虹口、黃浦、閘北、靜安、普陀、長寧6個區,更涉及市規土局、水務局、環保局、建交委、旅游局等七個部門,還有一些地塊屬于某些國企單位,它們之間的權屬問題牽扯眾多,最終未能有整體性的開發建設。”
當然,雖然困難重重,相關部門也不是沒有行動。比如2013年明確了上海蘇州河自西向東設置15處旅游碼頭。還有蘇州河游船原本從昌平路到丹巴路,如今延伸到了蘇州河口。在近日的協調會上,市旅游局也透露,在上海市慢行道路的建設規劃中,蘇州河兩岸也被納入慢行道路規劃范疇。不過即使付出7年的努力,蘇州河的開發工作進展也僅此而已。
鳳懋倫說,他考察過無錫的運河,短短數年就完成了整體開發建造。如今,運河游船與河岸邊的多處博物館串聯成一道美麗的旅游風景,游船載著游客從一個碼頭出發,沿途既可以欣賞美麗的河景,還可以下船與博物館互動,形成良好的游客體驗。“再看我們的蘇州河游船,廣播里大段地講述著沿岸歷史,但沿河望去,除了綠地和高樓,完全見不到百年工業文明的蹤跡,未免讓人失望。”
建議打造完整產業鏈
下個月,市發改委將提出本市“十三五”發展規劃初稿。因著這一時間節點,鳳懋倫再次疾呼,將蘇州河開發列入“十三五”規劃,因為只有這樣,蘇州河的整體開發才有望落實。
其實,經過多年調研,鳳懋倫有了一條較為完整的規劃思路——以講述百年蘇州河故事為主線,以游船、博物館等形式為載體,展現上海近代文明。他提出,可以恢復上海啤酒廠,拉一條小型生產線,讓游客現場品味鮮釀生啤;恢復火柴廠,建造一個小型火柴制造車間賣火柴工藝品;沿岸建造一個集中展示城市雕塑的長廊,展現國內外雕塑藝術家的作品和展現蘇州河歷史文化的作品;打造游船碼頭,將蘇州河游船與沿線的火柴博物館、紡織博物館、造幣博物館、印鈔博物館串聯起來,打造一條品牌文化旅游線路。
“蘇州河可以挖掘的故事有很多,完全可以打造一條完整的集文化、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產業鏈。”不過鳳懋倫強調,無論如何設計規劃,都不應是各區分散的零星開發。因此,他呼吁盡快列入“十三五”規劃,組建蘇州河開發辦公室領導協調,集市場智慧,進行頂層設計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