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面廣告 一件貨物由廣西寄到上海,貨物的凈重在45公斤左右,但沒想到走德邦公司的物流,加了幾根木條后,重量一下變成了100公斤。日前,貨主張先生向晨報熱線反映:“德邦做得有點過了。打包雖然加了幾根木條,但木條如果有50公斤的話,我吃了它。”
對此,德邦的回應是,是工作人員在打單時出錯,收費其實是按體積算,并非按重量。
客戶質疑:幾根木條能有50公斤?
張先生是做空調生意的,平時經常會用到物流接收和發送貨物。6月15日,一個廣西防城港的客戶有一件一體式空調需送到上海,并選擇了德邦物流。19日,空調機順利送到了張先生手中,但在收到貨物的同時,張先生在提貨單上發現,標注的重量卻遠遠高出了實際貨物的重量。“這臺空調機多重,我們都一清二楚,也就50公斤左右,雖然為了安全,他們在外包裝外面加打了木條,這個重量算進去,我們也認了,但就這幾根木條能有50公斤?”張先生說,很明顯德邦的工作人員在收貨時,根本就沒有進行稱重,只是隨意寫了一個重量,而且超出了實際重量一倍。
記者注意到,張先生此次收到的是一款型號為KYR-36/WEY的某品牌空調機,在該空調外包裝上明確注明有:產品凈重為39公斤,毛重為45公斤。已拆除下來的木條,每塊木條的寬度為10厘米左右,厚約1厘米,木條總長12米左右。
據張先生介紹,這些木條拆下來后,他還專門稱過重,重量在10公斤左右。
德邦客服: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所致
在提貨單上記者看到,貨物信息一欄中注有:重量100公斤,按重量計費,體積為0.47立方米,共計費用為363元。“這個100公斤我不知道德邦是怎么算出來的,我打過電話跟他們交涉,對方輕描淡寫地說,可能是寫錯了,愿意退錢。我不知道只是我這件貨物他們寫錯了,還是平時他們都是這樣寫。”張先生說,他也用其它物流寄同樣貨物到過防城港,價格均在120元左右,這次是顧客選擇了德邦,沒想到就遇到這種“離譜”的收費。
昨天,記者撥通了德邦的全國服務電話。對于為何不足50公斤的貨物突然變成按100公斤來收費,工作人員解釋稱,張先生的貨物在收費上沒有任何問題,當初工作人員是按照物件的體積來計算的。在該單據中,還有個價格顯示為235元,這235元是貨物的實際費用,而總計費363元中,還包括了打包的人工費、材料費。
既然按體積來計費,那為何在單據上又顯示為“按重量計費”?對于記者的疑問,該工作人員表示,該筆貨物的信息曾進行過更改,在后臺數據顯示是按“體積”來計算的,提貨單上的信息可能是工作人員操作失誤造成,沒留意到計算標準,而只是把價格打上去,隨便填了個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