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墻體廣告價格 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是當年赤軍進入甘孜藏區的第一鎮。1935年,赤軍長征路過此地,毛澤東主席下榻于本地天主教堂內,舉行了聞名的磨西會議。隨后,赤軍爭奪瀘定橋。
前史上的磨西曾是唐蕃古道驛站,也是川藏茶馬古道重鎮和主要的交通要道。始建于1918年的天主教堂曾是其時西方文化在甘孜州磨西的一個文化交流窗口,當年,赤軍運用的抗戰指揮部和毛澤東居處就在此地。
磨西赤軍長征紀念館,坐落于磨西古鎮的中心,占地約15畝,展館及隸屬設備近6000平方米。該紀念館以史實為依據,分上、中、下三層展廳共計四個單元,館內除很多豐厚的圖像、材料、什物外,還增加了仿真雕塑、仿真故事場景等傳神的前史畫面,再現當年紅一方面軍在甘孜的作業、日子情景,再現了赤軍長征的艱苦年月和勇敢堅強的革命精神。
紀念館作業人員王琴引導咱們參觀時看到,這兒的主樓神甫樓是一幢兩層三直青磚土瓦房。樓前有塊白色花崗巖石碑,上面刻有“
四川省要點文物保護單位”“磨西天主教堂”“毛澤東同志住地原址”等字樣。這棟樓還保持著當年的原樣:一樓是醫務室。
王琴介紹,“赤軍來到磨西時,有些人得了痢疾。神父和鎮上的大夫熱情地給他們看病,就是在一樓的房間里。毛澤東來到天主教堂后,曾與神父有過一番長談。后來,神父又自動把自個的居處讓給了毛澤東主席。”
左邊的房間,正是當年舉行磨西會議的當地。
會議室以豐厚的圖像、展板、什物及傳神的故事場景為主體,再現赤軍長征的艱苦年月:1935年5月28日一早,紅2師,紅3、5、9軍團和中心軍委機關近兩萬人,從雅安石棉縣的
安順場出發緊迫開往瀘定,28日黃昏赤軍抵達磨西。因為雨大天又黑,通往瀘定的山路滿是懸崖峭壁,毛澤東和軍團部隊夜宿磨西,當晚住在磨西天主教堂神甫樓。
28日晚10時許,毛澤東主席無法入睡,他緊迫招集同天抵達磨西的朱德、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秦邦憲、陳云、鄧小平等在房間里開會,這便是聞名的磨西會議。
磨西會議是赤軍前史上一次很主要的會議,會上決議:赤軍不去康定了,因兵員、糧食得不到彌補;馬上通知部隊有序經過瀘定橋,先過人后過馬;征求陳云意見,中心預備派他出川到
上海康復被敵人破壞掉的黨組織,而后去蘇聯向共產國際匯報中國革命狀況;通知部隊抓住籌措彌補糧食。
磨西會議的舉行,對赤軍飛奪瀘定橋起到了主要作用。
1935年5月30日清晨4點,毛澤東脫離磨西教堂。行進到磨崗嶺半山坡時,接到先遣團派人送來的赤軍飛奪瀘定橋成功的音訊,毛澤東極為快樂,隨即命令趕赴瀘定橋,跨橋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