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刷墻廣告 7月2日消息:記者昨天從市商務委獲悉,今年1-5月,上海實現對外直接投資190億美元,增長4.4倍,實際從境內向境外匯出金額42億美元,居全國首位,這表明上海已進入以對外投資帶動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水平提升的新階段。
“一帶一路”戰略成為上海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契機。前五個月,上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44.8億美元,增長36.3倍;對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已占全市進出口近20%;沿線國家在滬實到外資7.3億美元,增45.3%。目前上海正加快構筑貿易投資網絡,推動雙向投資合作,以投資促進貿易,已與新加坡、捷克、土耳其等國的經貿部門或節點城市簽署了經貿合作備忘錄。
近年來,上海對外直接投資能級提升,主要呈現四個轉變:投資目的地更趨多元和平衡。企業更加積極大膽地向美、歐等成熟市場國家投資,投資目的地從發展中經濟體轉向發達經濟體,前五個月對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投資占比分別為37.2%、25.6%、22.7%和11.6%;投資流向從傳統行業轉向高附加值行業。產業高端投資受到青睞,前五個月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商務服務業、信息軟件業和批發零售業等附加值較高的服務業,投資額占本市80%以上;并購和增資成為走出去的主要方式,更加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前五個月通過并購和增資方式的投資額分別占對外投資總額的43.8%和36.9%,合計超過八成;非公有制企業主體作用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逐步成為對外投資主體,前五個月對外投資項目數和金額分別占本市的84.4%和52.5%。
上海的裝備制造業和工程承包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前五個月,新中標國際工程承包項目在非洲、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占比超過八成,行業分布以電力工程、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項目為主,合同額占比分別為52.6%和14.8%,八成以上項目是金額超5000萬美元的大中型項目。裝備“走出去”模式逐漸與國際接軌,七成以上項目采取EPC(設計-采購-施工)的國際通行模式,并正逐步探索以PMC(項目管理總承包)、BOT(建設-經營-轉讓)、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承接境外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