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墻體廣告 “要想富,先筑路”。修橋鋪路是大眾所盼,更是政府義無反顧的職責。銅山區適應大眾期盼,從最急迫的事做起, 發動村莊大眾出行工程,本年拿出1700萬元財務資金,確定77個最遙遠村落,將水泥路修到大眾家門口。現在,本年計劃建造的77條共74公里村級路途70%現已竣工,剩下的正加緊施工,估計7月底可全部建成。
6月23日,銅山區大許鎮沙莊村。沙莊村與邳州八義集相連,共有大沙莊、小沙莊、魏家三個自然村,2500多口人。曾經,村與村相連的路以及村內的路,或是土路或是砂石路,又狹隘又坑洼不平,雨天則泥濘不堪,大眾出行適當不便,走上平坦寬闊的水泥路是大眾最熱切的期盼。本年,銅山區大眾出行工程惠及沙莊,4月份開端修水泥路,三個自然村共修了1600多米,村與村連通了起來,村內的主干道也硬化了。鄉民們說,修通了路,收糧食的情愿進來了,小麥每斤多賣毛把錢,玉米每斤多賣毛把錢,孩子上學走路不粘了,大人出門不煩了。
“路修好了,大眾還想安上路燈,村里準備采納捐款或籌錢的辦法處理路燈疑問。”沙莊村支部書記孫計成說。關于沙莊這樣偏僻的小村莊,筑路、裝置路燈是老大眾心中的大事,但村里財力有限,格外需求財務“陽光”的照射。
這些年,銅山區經過一事一議財務獎補方針,大力施行村莊路途建造工程,村級路途得到較大改進。但由于體量較大,到2014年末,自然村之間的1000多公里路途,還有44%沒有修成水泥路;自然村內5000多公里路途,還有57%沒有修成水泥路;格外是全區還有164個自然村歸于水泥路空白村。對于這種情況,銅山區經過加大財務投入,結合各方面的資金,重點建造村級路途,還專門發動區級村莊大眾出行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用3到5年時刻,讓村莊村級通行情況有較大改觀,逐步完成村村通、戶戶通。
消除水泥路空白村變成燃眉之急。本年,銅山區專門拿出1700萬元資金,地點村經過一事一議、團體投入和社會捐款資助等,籌集資金378萬元,優先處理單集、大許、伊莊、房村、何橋、黃集6個遙遠鎮的77個水泥路空白村,共建筑村級路途77條,總長約74公里。
出行工程得到大眾認可,溫暖了民意。不少大眾自愿捐款修村路,大許鎮麻溝村利用大眾捐助的7萬元,在原先1100米的基礎上又多修了400米。筑路過程中,大眾發揚個性,自動參與義務勞動,伊莊鎮趙圩村大眾為筑路自動采伐房前屋后的100多棵樹,沒有一句怨言,沒要一分補償;村組干部變成筑路“斥候”,忙前忙后,自覺貢獻,不取分文,遭到大眾稱譽。
為確保工程建造質量,銅山區按照項目化管理請求安排項目招投標,分鎮統一安排施行,各行政村按項目與中標單位簽定工程施工協議、安排工程施工,施工時期區獎補辦常常深入現場監察,鎮級擔任日常監察,專業監理人員和鄉民質量監督小組全程盯梢監督,有用確保項目建造質量。
銅山區村莊大眾出行工程的施行,方便了農業生產,提高了農人日子質量,改進了村莊環境,拉近了干群關系,變成真正的民生工程、民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