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墻體廣告 本年“七一”關于句容黨員干部們來說有點不一樣,尤其是受災最重的后白、郭莊鎮。從上月26日起,這兒的黨員干部全身心撲到防汛搶險上,日夜奮戰在抗洪救災作業第一線,變成暴雨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時,很多繁瑣的災后救援作業正亟待展開,他們又奔走在村間田頭,用辛勞汗水作為獻給黨最好的一份生日禮物。
暴雨往后,災后救助嚴重繁忙起來。昨日一大早,后白鎮李家橋村黨總支書記魏勝亞就帶著市人民醫院、市防疫站以及疾控基地的作業人員前往各村進行災后看病防疫,這一忙就是一整天。“水退后,有些鄉民肌膚瘙癢,醫師們過來看看,又發放些藥,把附近好好消毒了一番。”奮戰數天的魏勝亞現已略顯疲乏。挨近正午12點,他來到受災老黨員王良正的家,王良正全家不只魚塘盡失,雞鴨等家禽也丟失近百只,接過慰問金后內心感到陣陣暖意。
走在后白鎮二圣村間田頭,放眼望去,水蒼茫的一片,水稻禾苗被吞沒其間。“3天有期望能活,如今現已淹了5天,這6畝育秧田悉數報廢了,最壞的情況下本年要丟失20多萬。”本年58歲的種糧大戶王正喜欲哭無淚。不過,鎮農服基地的黨員高檔農藝師楊世生給他帶來了期望。因為對災情精確預判、提前備種,王正喜等農戶可以獲得再次補種所需的樹苗,減輕經濟丟失。
通往后白西城村這條水泥硬化路的兩旁農田,關于定村干部樊金龍來說太了解了。數天來,他天天都要來看數遍。洪流仍未退去,他心急如焚。昨日,他再次細心檢查鄉民從水里搶撈出來的秧盤后說,“禾苗又變了,和昨日現已不一樣了,要趕忙打撈起來。”無數次的訪戶巡田,任何纖細改變他已心中有數,而黨員干部這種“釘子精力”給抗災自救又增添了一分信心。
記者一路看到,盡管洪水雖未完全退避,但各項災后自救作業有條有理。地形低洼的村莊經過水泵正趕緊對外抽水,吞沒程度較深的農田抓住搶救禾苗,較淺處則補撒化肥、打除草劑,供電部分及時搶修電網,衛生部分抓住消毒防疫、看病救人。在廣大干群的努力下,農業生產逐步康復,交通道路康復疏通,家鄉得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