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重慶手繪墻體廣告設計 抗戰時期,北碚活躍著一支抗敵宣傳隊,他們四處扮演,用生動的劇目召喚抗日。而在他們的戲服中,居然還有一件清代光緒年間的官服。官服是怎么變成戲服的,它又見證了怎么的抗戰烽煙年月?近期,記者來到北碚區博物館,探聽這件紫紗官服反面的故事。
紫紗官服保存無缺,系從民間搜集而來
“你看這龍的雙眼、尾巴,這件官服保存得極好!”
為了展示紫紗官服,北碚區博物館顧問朱菲范用上了特制的木質大衣架。他細心地把官服搭好、攤平,指點著紫紗官服上用黃線繡出的幾條龍,講起了官服反面的故事。
作業要從1936年說起。朱菲范說,那年,出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盧作孚和弟弟盧子英在北碚設立了“峽防局游藝班”,學員首要學習川劇和曲藝。抗日戰爭全部迸發后,游藝班更名為“抗敵宣傳隊”,加入了宣傳抗戰的部隊。
但是,由于當時物質條件缺少,游藝班幾乎沒有扮演所需的行頭,只能靠從民間搜集、租借、接受捐贈等辦法堆集扮演裝備。紫紗官服便是來自民間的戲服之一。
本年3月,經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聲譽館長王川對等4位文物專家斷定,這件紫紗官服是清代光緒年間所制,保存無缺,實屬不易。
為抗日助威,抗敵宣傳隊新編川劇
“為了非常好地宣傳抗戰,抗敵宣傳隊也想了不少辦法。”
朱菲范介紹,抗敵宣傳隊正本學習和扮演的都是傳統川劇和曲藝,但為了向群眾宣傳抗戰的道理,他們初步編創“服裝戲”,還四處為抗戰義演募捐。
所謂的“服裝戲”便是演員身穿現代服裝,用白話講臺詞的新編川劇。出名劇作家田漢的話劇《放下你的鞭子》,便被抗敵宣傳隊改編為新編川劇。扮演前,演員要先向民眾宣布抗日傳單,并高呼愛國標語,激起群眾的抗戰熱心。
抗敵宣傳隊的扮演并不只限于北碚,他們還經常到合川、璧山、巴縣(即今巴南區)等地進行義演,為抗戰募捐,深受本地群眾的喜愛。令人感動的是,即使抗敵宣傳隊由于經濟受挫等原因在1942年落幕,正本的演員們仍自發在北碚本地繼續扮演,力求讓抗日救國的道理深化民眾心中。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