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雙鴨山墻體廣告制作 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體現,是一個城市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和城市名片。
——題釋
2015年的夏季,激情似火。在這個火熱的季節,一場文明變革正在雙鴨山大地孕育迸發。
從今年起,市委決策層清醒而果斷地決定,向“全國文明城市”這個目標前進——讓文明之花在雙鴨山美麗綻放。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爭取這樣一個至高的城市榮譽,意味著雙鴨山將站在新的高度,為一座城市矗立起向上的精神地標而合體發力。
基于這樣高度的認識,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把創建工作作為加強城市管理的載體、改善人居環境的抓手、提升市民素質的途徑、造福一方百姓的實事來抓,鎖定目標方向,立足科學規劃,創新創建舉措,實施項目管理,形成聯動氛圍,追求民生品牌,全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質,全面提升城市服務水平和綜合競爭實力,最終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追夢“全國文明城市”,雙鴨山開始蓄勢起跳,全力沖刺。
A聚力加速
◆鎖定目標方向立足科學規劃◆
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主線,緊緊圍繞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省委“1534”決策和市委戰略部署,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凈化城市環境,樹立文明新風”為主題,以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方向,全面加強道德、文化、環境、制度四個方面的建設,努力營造城市規劃好、市容市貌好、生態保護好、社會秩序好、服務環境好、道德風尚好的創建氛圍,為全市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物質保障。
在創建目標上,利用三年時間,全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兩個縣區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兩個縣區爭創省級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
在創建時間上,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檔次、三年成特色”的要求,把全市創建工作劃分為3個階段。確定2015年為硬件秩序規范、軟件文明達標階段,重點是規范10項秩序,實現7項達標;2016年為配套設施提檔、城市管理優化階段,重點是完善10項工程,優化6項管理;2017年為形成創建特色、提升整體形象階段,重點是形成10個特色,提升5個形象。
在創建機制上,按照國家和省里所確定的創建指標,制定了《雙鴨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三年規劃(2015~2017年)》,出臺了《雙鴨山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責任分工》、《雙鴨山市創建文明城鄉測評標準》和《雙鴨山市創建文明城鄉測評細則》。
在創建任務上,對全市39個主要牽頭部門和成員單位細化量化了64項重點工作目標,對具體工作進行了責任認定。
B發力領跑
◆創新創建舉措實施項目管理◆
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的主導下,一些人性化、精細化的創新舉措伴隨著創建項目的實施,開始一點點扮靚雙鴨山城鄉大地。
“功能塑形”,改善環境,提高文明。自3月初開始,從“三土”治理、功能設施配套、綠化美化、“凈美之春”城鄉衛生環境整治等細小節點人手,全市開展了“基礎設施十項工程”排查梳理和建檔工作。
城市的魅力來源于其高度的文明,而文明的體現之一是城市的文化。于是,全面實施了“文化塑品”項目。
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于海河同志為原型,精心編創了大型現代龍江劇《農民的兒子》,并且在全省進行巡演,同時,全市各級主要新聞媒體開設了“創建文明城鄉專欄”,連續跟蹤報道368期,組織開展了公益廣告作品創作大賽,全市城鄉設立各類公益廣告宣傳載體330余處,在市直新聞媒體播放公益宣傳片1200余次,刊發公益廣告600余條。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歸根到底取決于市民的整體素質,而市民素質的養成和提高,則取決于這個城市的文化底蘊與教育培育。“道德塑魂”就是其中的亮點。
把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編成“心字歌”,在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樹優良家風、做五德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唱活動,中國文明網首頁對此項活動進行了報道。組織實施了“精彩人生典靚四季”先進典型培育示范工程,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李秀芹、感動龍江人物陳書勤、全國最美消防員楊倫等一批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道德建設先進典型,引領文明風尚。
C給力幸福
◆形成聯動氛圍追求民生品牌◆
寬敞的道路、蔥郁的樹木、熱鬧的市場、繁榮的商貿,和諧的社區、和睦的鄰里……盛夏時節,走進雙鴨山,城鄉處處彰顯著美麗之景、文明之風、幸福之意。
始終突出人的全面發展,突出群眾的期盼和需求,突出人民城市人民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想方設法為群眾辦體現民生、貼近實際的好事實事。
今年年初開始,全市重點圍繞冬清、冬植、春風、春綠、夏潔、秋風“六項行動”,開展了凈化城鄉環境工作;
重點圍繞凈氣、興水、增綠、治污“四項工程”,開展了整治環境秩序工作;重點圍繞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素質提升“三項建設”,開展了城鄉一體化建設工作;
重點圍繞教育網絡、主題實踐、測評達標“三項機制”,開展了創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目標落實工作。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把工作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使創建工作既體現民需又順乎民愿。
忽聞一股清風來,文明花開滿城春。
在激情似火的夏季,雙鴨山正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文明城市的創建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