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面廣告 車來車往,途經浦東新區川沙新鎮南六公路的市民總會被路邊一座高大挺拔的紀念碑牽引目光。72年前,當這里還是一片荒野時,發生過一場激戰——朱家店抗日伏擊戰,這場日軍34人被殲滅、我軍零傷亡的著名戰斗還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部、軍事科學院戰史部作為步兵連第一優秀進攻戰例選編入教材,作為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廣泛介紹。時過境遷,朱家店已改名為會龍村,這里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車流熙攘的南六公路從昔日戰場中穿過,北側,寬闊的五灶港依然在靜靜地流淌,注視著浦東兒女昔日奮勇殺敵,今日建設家園。
1986年5月15日,六灶鄉曾在此建立一塊高2.5米、寬0.8米的紀念碑。2004年6月,為紀念此戰勝利60周年,當時的南匯區六灶鎮政府重建紀念碑,原抗日武裝浦東支隊長朱亞民親自題寫“朱家店抗日之戰紀念碑”十個大字。2005年,此處被定為南匯區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因為就在主干道邊上,不少市民途經時會停車下來瞻仰一番,一些網友上網發表感想后,還引來許多人為昔日戰斗英雄點贊。
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記者來到戰斗原址瞻仰。只見,紀念碑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勝利旗幟,碑前有兩名戰士斗志昂揚高舉長槍和拳頭的雕塑,碑上則有“廿世紀卅年代,日寇入侵中華,大片國土被占,淞滬相繼淪陷。富饒的浦東大地,慘遭敵軍鐵蹄之踐踏……中國共產黨率領民眾,開展敵后之戰……”碑文。據了解,郵政部門還曾專門發行過“朱家店抗日之戰紀念碑”紀念封及“上海浦東紅色之旅(10)——朱家店抗日之戰紀念碑,川沙新鎮六灶社區會龍村”紀念戳。日常,村里的保潔人員會經常來打掃紀念碑,每逢清明,黨員、學生等團體還會前來瞻仰,向革命前輩學習。
朱家店伏擊戰是一場令浦東人揚眉吐氣的戰斗。
1943年9月,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將浦東的“五支隊”番號改為“新四軍浙東縱隊浦東支隊”,任命朱亞民為支隊長,姜杰為政治委員。
1944年8月21日,浦東支隊和三個主力中隊駐扎在朱家店以南的幾個村里,偵察員獲悉,周浦鎮據點的日軍要到六灶、新場等地“清剿”。接獲情報,朱亞民馬上研究,想打一場伏擊戰,殲滅日軍。當時的朱家店是個小集鎮,位于六灶之南、五灶港北岸,正是日軍必經之路。此地既可藏又可追,再加上浦東支隊曾在這里打過一仗,消滅過四名日軍,大家對在這里打伏擊比較有信心。因此,伏擊地點就選在朱家店,戰士們紛紛按照作戰方案各就各位。
這天,來“清剿”的日軍是一個47人組成的小隊。在翻譯陪同下,日軍在10時許到達六灶鎮,吃了一頓美餐后,大搖大擺地穿過朱家店小鎮,準備前往五灶港石橋。一進入游擊隊的伏擊圈,只聽得一聲下令“開火”,槍聲、步槍聲、地雷聲頓時轟轟響起。子彈呼嘯,槍聲震耳,硝煙彌漫,日軍不知所措,亂作一團。此次伏擊戰從打響到結束不到1小時,殲滅日軍34名,繳獲擲彈筒1具,機槍2挺、“九九式”新步槍10余支,其它槍支20余支,彈藥400余發,還有太陽旗、望遠鏡等若干。而且,新四軍戰士無一傷亡。
朱家店戰斗是日軍占領浦東后,被浦東支隊殲敵數量最高的一場伏擊戰,此次戰斗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在浦東具有很大影響力。中共浦東區委對這次伏擊戰評價很高,在《新浙東報》上專門作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