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陽墻體廣告 湘雅醫學院前身為雅禮醫院,是中國最早的西醫醫院之一;創始人胡美后人專程從美國來長參加院慶
本報訊(記者 舒文)俗話說“北有協和,南有湘雅”,創辦于1914年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原湖南醫科大學)是我國首所中外合辦的醫學院。昨日,該院迎來百年華誕,吸引了海內外4000余各級校友及創始人胡美的后代前來參加。
創始人三代與湘雅結緣
湘雅醫學院的前身叫雅禮醫院,是中國最早的西醫醫院之一。1906年,創始人胡美先生受雅禮協會之托,攜帶妻子來到長沙創辦了雅禮醫院,成為首任院長,直到1927年才回美國。1914年,湘雅醫學院成立,顏福慶博士為第一任校長。昨日,胡美先生的外孫弗里曼攜妻子專程從美國來長沙參加院慶。
“100多年前,我的外祖父漂洋過海來中國辦醫辦學,讓西醫和自己都被中國所接受,我為他感到驕傲!”81歲的弗里曼告訴記者,外祖父回到美國后經常向他提起在長沙的經歷。
據悉,此次是弗里曼第二次來到長沙。回憶起外祖父的故事,他說,醫院剛創辦的時候,人們都不信西醫,由于害怕病人死在醫院,醫生也不敢收治重癥病人,可胡美是個例外。一次,一位農民的孩子受到槍傷病危,這位農民請求胡美救治,胡美答應了,但不幸的是,幾個小時后這個孩子還是離開了人世。對此,醫院上下都非常緊張,因為這可能是第一個死在外國醫生手里的湖南人,而孩子的父親并沒有到醫院鬧事,還三次跪謝胡美。
弗里曼的家族可謂醫學世家,他的外公、父親、妻子、兒子、孫女五代人都從醫。1987年,他的兒子曾在湘雅醫學院教過6個月的書。“那時冬天很冷,又沒有暖氣,兒子告訴我,他凍得縮起來了。”弗里曼用雙手抱著肩膀,描述起兒子當時的樣子,哈哈大笑起來。
抗戰時期湘雅曾有救護飛機
在湘雅百年發展與貢獻報告會的現場,一位坐著輪椅參加活動的老太太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她就是裴文坦的太太Maude Pettus,今年已經百歲高齡。
1940年8月,裴文坦先生受雅禮協會派遣,來湘雅任主治醫生兼臨床教員。在抗戰初期,他冒險拍攝了一批日軍轟炸校園的照片,為世人提供了日軍犯湘的第一手材料,他還為醫院購買了兩架輕型飛機,作為救護之用。1945年,他從貴陽駕機運送物資回長沙時不幸殞身,年僅34歲。
抗日戰爭期間,裴文坦夫婦曾冒著危險,在離戰地只有3英里遠的地方救治傷員。為了參加此次活動,Maude Pettus在出發前還特意去做了體檢。時隔多年,第四次來到長沙的Maude Pettus用“已經不認識”來形容這兒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