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面廣告 夏季來臨,女性外出最怕紫外線傷害皮膚,因此常會備一把防曬傘。連日來,商場和電商平臺上,防曬傘銷售量節節攀升。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防曬傘的價格差別大,各品牌紛紛宣傳自家產品防曬功能強大,令消費者挑花了眼。對此,專家提醒,只稱“防紫外線”卻未標“防曬系數”的傘,防曬效果令人懷疑。
市場:魚龍混雜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防曬傘”,一下子跳出26萬個結果。“這兩年是黑膠傘的天下,我們的傘可做到99.9%防曬,明星人手一把。”在一家賣高端黑膠傘的店鋪,客服介紹,他們所售的傘原價近600元,促銷賣189元,同系列產品月銷量過萬。“買了這把傘,你連防曬霜都不用涂了。”但當記者詢問如何檢測防曬效果時,客服答:“肯定是有效的,那么多人買了。”
在另一些店鋪,防曬傘的價格從十幾元至上千元不等。傘的款式五花八門,店家都宣稱所售的傘“具有防曬功能”,甚至一些透明塑料傘面、花邊鏤空傘面也被打上了“防紫外線”的標簽。對于產品是否經過專業檢測,店家都答不上來。在豫園一家賣工藝傘的店鋪內,記者隨機詢問了一名正在買傘的女顧客“應該如何挑選防曬傘”,女顧客一臉茫然地說:“不是都寫了有防曬功能嗎?夏天用,選輕一點、顏色淺一點的就好了。”
要點:防曬系數
夏季是不是該選“輕一點、顏色淺一點”的傘?是不是標明“有防曬功能”就夠了呢?記者查詢獲悉,國家標準《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對具有防曬功能的產品有明確規定,只有UPF(紫外線防護系數值)大于30,并且UVA(長波紫外線)透過率小于5%時,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
防紫外線產品應該在標簽上標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國家標準的編號,二是UPF值,30+或者50+,數值高代表防曬效果好;三是一個聲明,告訴消費者在長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濕的情況下,產品所提供的防護性能可能減少。
由此可見,許多標稱“防紫外線”卻沒有標明“防曬系數”的傘,可能并沒有經過專業檢測,也不一定具備有效的防曬能力。
選挑:深、厚、大
“防曬傘的顏色、涂層、材料都有講究。”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紡織工程系副教授辛斌杰說,要使傘面吸收紫外線從而達到防曬效果,一般有以下途徑,一是增加紡織的密度,二是在紡織過程中增加一些特殊物質,三是增加特殊的涂層。
辛斌杰說,一般而言,傘顏色越深,透光率越低,抗紫外線能力越好。市民可以對著光看撐開的傘布,光越弱說明織物越緊密。此外,有涂層的傘能起到反射光線的作用,流行的黑膠傘防曬指數相對較高,但也基本不能達到店家所宣稱的99.9%。一些銀色涂層也有防曬作用,但傘是易耗品,隨著銀膠的脫落,防曬效果會打折。因此,他建議市民不要只看店家宣傳和價格高低,宜選購“顏色深、面料厚、傘面大”的防曬傘,而且要買可信賴的品牌,并觀察是否有正規的防曬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