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面廣告 房屋剛剛才掛牌,卻顯示已被“網簽”;二手房買賣低傭金,真的靠譜嗎?受樓市新政影響,申城二手房市場火爆,然而,關于二手房買賣的投訴也日益增加。
剛掛出房源被“網簽”
近日,家住閔行區蓮花南路1111弄的潘先生致電本報投訴道,女兒因為長期在松江區工作,看中了松江大學城地鐵站附近的一套新房。為了置換房屋,盡快將蓮花南路的房源出售,潘先生以低于市場價10萬的價格掛牌,并在6家中介登記了房屋信息。
一周后,這套房源找到適合的“買家”。然而,當潘先生計劃和購房者簽訂買賣合同時,這套房屋卻被查出“成功網簽,無法出售”。此時,潘先生驚訝不已,這是自己于2005年購買的新房,入住了近10年,房產證一直被收藏在家里,怎么會被莫名“出售”呢?
在朋友的指點下,潘先生分別找到其他幾家中介,一一詢問房屋被網簽的一事。最終,另一家小型中介公司業務員坦言,這套房源性價比高,比較好銷售,為了搶下這單生意,他私下對這套房源做了“網簽”,希望能留住這筆生意。
對此,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這一做法或涉嫌虛假交易,賣房者需要積極向相關部門進行檢舉。同時,房東也要提高警惕,盡可能是采取“一房一掛”,避免“一房多掛”。
中介低傭金是“誘餌”
二手房交易,傭金收取1%……目前,滬上部分房屋中介打著“低傭金”口號吸引購房者。然而,部分購房者事后坦言,低傭金?沒那么便宜!“最近,我們和賣房者都急著去辦理過戶手續,但是,中介公司的負責人遲遲不露面。”家住普陀區的薛先生講述了最近遭遇的鬧心事兒。5月下旬,薛先生通過桃浦路655號明明房屋中介,看中了一套金鼎路298弄上海家園的房屋,面積150多平方米、房東到手價為435萬元。隨后,薛先生和該門店劉經理談判并達成一致意見,傭金付5萬元,當場簽訂了《傭金確認書》,簽訂房屋合同時付3萬元,房屋過戶當天付2萬元。
然而,在辦理房屋過戶時,劉經理突然“變卦”,除了首次支付的3萬元傭金,交易當天需要支付5.7萬元傭金,否則不能辦理過戶手續。薛先生吃驚不已,簽約前已經約定好傭金費5萬元,怎么突然變成8.7萬元?對此,中介劉經理卻笑道,他只承認《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上的總房款2%作為傭金,事后簽約的5萬元傭金并無效。
面對記者的疑問,劉經理顯得有些“健忘”:“我不記得自己跟薛先生簽訂《傭金確認書》了,不清楚,不知道……”
“現在回想起來,感覺自己早就被‘下套’了。”薛先生回憶道,劉經理和他簽訂了一份《傭金確認書》,雙方簽字確認,卻沒蓋章。同時,劉經理故意拿走原件,給自己一份復印件。“這些做法似乎有‘預謀’。我是第一次買二手房,今后,可能也不會跟中介打交道。但是,我愿意說出自己的遭遇,就是提醒更多的購房者要提高警惕。”薛先生補充道。
低傭金是房屋中介惡意競爭的手段之一。嚴躍進提醒道,買賣雙方一定要加強提防,不能相信口頭承諾,一切要以書面合同為準;交易前,一定要問清楚費用清單,明確實際承擔人,避免扯皮。
中介竟不對房源把關
一個月前,準備置換新房的吉先生走進黃浦區西藏南路1113號我愛我家(陸家浜路店),希望在附近租一間房。業務員小吳熱情地推薦了瞿溪路301弄一房源。在小吳的幫助下,吉先生和“房東”簽訂了租房合同,一間獨立的房間,月租金為2200元,付款方式為“付三押一”,并一次性支付了8800元。同時,吉先生還支付了月租金的35%作為傭金。
然后,吉先生入住一周后,因所租住的房屋漏水,被鄰居舉報。家里還突然迎來一位陌生人,并稱自己是房東,暫停房屋出租合同。這時,吉先生才恍然大悟,原來,和自己簽約的人是“二房東”。隨后,吉先生找到中介,質疑中介未如實告知房屋信息,導致租房被提前終止,要求中介退還770元傭金。
沒想到,小吳表示,中介對租客入住后的突發狀況概不負責,拒絕退還傭金。經過多次協調,小吳退還300元作為補償。
傍大品牌博取信任
“小姐,你好,我是中原地產的業務員小孟,聽說你有房屋要出租,可以介紹一下房屋的信息嗎?”近日,家住徐家匯路的黃女士回憶道,自己剛接到電話有些遲疑,但是聽到“中原地產”,黃女士放松了警惕,覺得大型房產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應該比較值得信任。隨后,黃女士介紹了自己準備出租房屋的信息,并表示愿意支付房屋月租的35%作為傭金。話音剛落,電話那頭便傳來毒罵,這讓黃女士倍感委屈。
隨后,記者以租房者的身份聯系小孟,并希望去門店簽租房合同。此時,小孟支支吾吾地說道,他是江陰街36號同聯地產的業務員,經常自我介紹是中原地產的業務員,這樣更容易獲得客戶的信任。對此,中原地產的負責人坦言,類似事件偶有發生。對于客戶來說,一定要提高警惕,接到陌生的推銷電話,要多核實信息,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