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發布 一家淘寶店鋪某款無人機的月成交量已超過1200件。據網友反映,微信朋友圈也不斷有人曬出無人機航拍視頻。
無人機即無人駕駛飛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發展至今,民用無人機已經可被用于婚慶、新聞影視等需要航拍的領域,甚至被一些航模發燒友收集,用作飛行“玩具”。
與此同時,頻頻曝出的因操控失誤引起的墜機事件引發爭議,無人機墜機率高,且降落時容易發生人群聚集圍觀等意外情況。
工信部民航局適航性技術研究與管理中心專家苗延青認為,無人機的監管是世界性難題,中國頒布的相關管理規定有滯后性,目前需要集合全行業一同確保安全性。作為該標準的起草單位,工信部正在牽頭做無人機分級分類管理標準,有四五十家各方單位共同參與,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把無人機的規范管理進一步推進。
市場:淘寶某款月成交1200件,今年全球銷量增長55%
“這是我的新玩具”——今年5月下旬,謝思琪(化名)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一段使用某民用無人機拍攝的上海市徐匯區濱江滑板公園全景。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民用無人機市場正在不斷升溫,“從小愛玩高科技”的他也想“嘗鮮”。
“無人機拍攝的角度是一般相機取不到的。”謝思琪購得一臺市場價為6400元人民幣的黃色四螺旋槳無人機。這臺無人機設有一個攝像頭,并可以通過將智能手機或iPad放在操控板上來操縱整臺無人機的運行情況。謝思琪的這臺無人機可以飛離遙控器一百多米高、一公里遠,持續飛行時間約為十分鐘。
像謝思琪這樣的消費者還有很多,不少網民在一些無人機論壇中表示,航拍功能是無人機最吸引人的一點,一些論壇還會舉辦航拍比賽、討論航拍角度等。目前,民用無人機已被用于婚慶、新聞影視等需要航拍的領域,甚至被一些航模發燒友收集。
澎湃新聞記者從淘寶查詢得知,目前所售賣的無人機各式各樣,從一般幾百元的遙控飛機至幾十萬元的專業測繪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大多搭載攝像頭,可以通過飛行實時錄像。類似搭載航拍功能的無人機機身尺寸從幾厘米到幾米不等,重量從幾百克到十幾公斤不等,使用Wi-Fi、GPS、無線電等手段連接操控板與無人機機身,續航時間從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在某無人機知名品牌的淘寶旗艦店中,一款價格在4000元人民幣左右的無人機月成交量已達到1200件。
資料顯示,今年1月首次開設的民用無人機展區成為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一大熱點。據展會主辦方美國消費電子協會預測,2015年全球民用無人機銷量將達到40萬架,銷售額達到1.3億美元,比去年增長55%。到2018年,預計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會攀升到至少10億美元。
安全:一網民5架墜毀3架,鋒利螺旋槳蹭到就受傷
隨著市場快速打開,謝思琪似乎對自己的“入門機器”并不滿足,6月中旬,他又購入了一臺價格在8000元左右、性能更好的無人機。“必須謹慎操作,掉下來的話就基本是炸雞(損壞)了,而且返修價格挺高。”他坦言,自己主要通過閱讀說明書、看網絡視頻等手段來自學操控無人機,“玩這種東西一般飛之前要詳細看看說明書,上面包括地形、操作規范等事項都要注意,一般來說是要在空曠的地方飛,機場附近肯定不能飛的。”
“炸雞”是指無人機墜毀,而無人機墜毀頻次較高。網民“fangxiwei”認為,每一個無人機的歸宿都是“炸雞”。他稱自己曾有5架無人機,已經墜毀3架,且最多飛行次數的一架無人機只飛過60次,“到最后越來越不敢飛遠,越來越不敢飛高”。
某品牌無人機旗艦店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新手操作時有注意事項:“建議飛行之前,詳細閱讀說明書,了解飛行器的基本功能;飛矮一點穩一點,把起飛和降落練習熟悉,還有遙控器操作桿動作都要熟悉;飛行時候遠離水區、密集建筑物、人群這些地方,避免造成人員損傷。”
某無人機店鋪銷售人員談到無人機禁飛區域的問題時稱,只要不在北京六環以內、新疆部分地區等禁飛地區飛行就可以,上海目前沒有禁飛區。
然而,即便是在購買時告知消費者這些必要的安全事項、且消費者仔細閱讀說明書的情況下,也不能避免發生意外情況。
7月2日,網民“唐山小胖”在某無人機論壇上講述了他的經歷:“本人膽小,平時一直堅持躲開人多的地方、絕不在人頭上飛的原則。今天航拍湖面,等返航時,身后已聚集一幫群眾,天啊!”當天航拍返航時,他突然發現湖岸周圍的人都聚集至預備降落處,原定降落地點已無空處給無人機安全降落,雖然他勸人群遠離該降落點后,露出約5×5米的空地,但他不敢輕易讓無人機降落。“全都是人!我沒膽!”他這樣寫道。
在飛機離地還有2米左右時,一個孩子快速跑過飛機下方,他坦言雖然平時堅持練習模擬飛行器,立即將無人機拉離地面,但仍然非常后怕。“下次再飛得找維持秩序的幫忙了。要不長期背卷警戒帶,現場來警戒?”
另有網民透露,一些無人機的螺旋槳相當鋒利,平時不小心蹭到就會在皮膚上留下傷口,如在人群密集地降落后果不堪設想。
監管:上海九成以上屬“黑飛”,中國正在制定管理辦法
“現在一些大的無人機都需要執照,但像我的這種小型的似乎是不需要。”謝思琪認為,雖然并不希望今后玩這種小無人機需要有很繁復的審定程序,但他也在擔憂無人機駕駛者的資質問題,“現在菜鳥越來越多,一些未成年的學生都買來玩,我感覺有點危險了,萬一出什么事很難處理。”
澎湃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對于管控無人機飛行的法規要追溯到2009年以來陸續頒布的《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規定》、《民用無人機適航管理工作會議紀要》、《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低空域使用管理規定》等規定。
其中,《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規定》明確——“組織實施民用無人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等規定申請劃設和使用空域,接受飛行活動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務,保證飛行安全。”
而中國2013年出臺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將各類無人機分為微型、輕型、小型、大型四種類型,其中明確將“空機質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無人機”定義為“微型無人機”,將“空機質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無人機,且全馬力平飛中,校正空速小于100千米/小時(55海里/小時),升限小于3000米”定義為“輕型無人機”。
像謝思琪所購買的這類無人機,恰屬于“微型無人機”。
此外該規定還指出,在下列三種情況下,無人機系統駕駛員自行負責,無需證照管理:在室內運行的無人機;在視距內運行的微型無人機;在人煙稀少、空曠的非人口稠密區進行試驗的無人機。
但這些規定似乎都不能實際管控到日益擴大的民用無人機市場,工信部民航局適航性技術研究與管理中心專家苗延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無人機的監管是世界性難題,“現在連界定都很難說清楚,就比如像市場上售賣的一些航拍無人機,它到底是航模還是無人機呢?多重以上的無人機要管呢?怎么去界定安全問題?這都是很復雜的。”
2009年,民航局頒布的《關于民用無人機管理有關問題的暫行規定》中就講到,無人機需要走適航審定程序。“但無人機和有人機的適航審定不同,需要辦理臨時國籍登記證、特許飛行證等證件,而特許飛行證需要經過《民用航空產品和零部件適航證件的頒發和管理程序》的批復,這里面有非常詳細的規定,所有無人機都必須取證之后才可以飛。”苗延青說道。
那么現在市場上所售賣的微型無人機也要取得證件后才可以飛嗎?苗延青認為,2009年所頒布的規定滯后,沿用至今已是“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類似市場上的航拍無人機處在尷尬的地位。“不光是我們國家,其他國家思路也都很一致,對于無人機沒有太多分類的概念。當時美國也是禁止無人機隨便進行商業運營等活動,所有無人機都必須取得豁免,中國也一樣,需要取得特許飛行證。實際上,今年年初美國、歐洲的政策有變動,他們對無人機做了一個分級分類。”
苗延青透露,中國正在制定類似劃定分類以及之后一系列配套措施等無人機管理辦法,“工信部正在牽頭做無人機分級分類管理標準,也是該標準的起草單位,有四五十家各方單位共同參與,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把無人機的規范管理進一步推進。”但他表示,具體規定的出臺時間未定。
此外,上海市航空車輛模型協會副會長李先生曾向媒體表示,“除非有關部門認可,(否則)外場飛行是不合法的,涉嫌擾亂社會治安。就像無駕照橫沖直撞一樣。空域管理這幾年發生了變化,目前500米以上歸航空部門管,500米以下歸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管理。無人機的飛行高度不能超過500米,只有通過專門的考試,才能獲得飛行許可證。從這個層面來講,上海九成以上的無人機航拍都是非法的。獲得飛行資格的更是寥寥無幾。”
今年7月中旬開始,第一批飛行資格培訓即將開班,不過培訓只有航模協會會員才能報名。考試包含應知部分與應會部分兩部分,應知部分包括理論的學習與鞏固,而應會部分則包括技能的反復訓練,飛行執照有效期為三年。
相關新聞:無人機事故頻發,曾險些撞上A320客機
全球各地頻發無人機安全事故,例如違規運載、影響民航正常運行、墜毀導致財務損失及人員傷亡等。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自2013年起,無人機安全事故發生次數上升,2015年尤為頻發。
2013年7月,上海一家蛋糕店計劃使用一架直徑1.1米、形似小型直升機的無人機配送蛋糕,引來網友紛紛質疑:蛋糕一旦脫落,會對地面的人和物體造成怎樣影響;如果飛機出現故障,是否會失控砸傷路人?隨后這一計劃因安全問題被有關部門無限期暫停。
2013年12月29日,首都機場以東空域有一架由航模改裝的無人機進行飛行,嚴重干擾機場航班秩序。經查,此次飛行活動沒有履行報批程序申請空域,致使首都機場十余班次飛機延遲起飛,兩班次實施空中避讓。
2014年3月15日,一架無人機險些撞上一輛從倫敦希斯羅機場開出的A320空中巴士。該無人機距離當時離地面約為1700英尺高度的空巴客機僅不到50英尺。
2015年1月20日,一架攜帶冰毒的無人機欲從墨西哥進入美國邊境。據悉,該無人機在墨西哥城的提華納市超市停車場攜帶了超過六英鎊的晶體脫氧麻黃堿。美國禁藥取締機構表示,無人機已成為運輸毒品過境的常見手段。
2015年1月26日,一架無人機墜毀于美國白宮草坪上。白宮的工作人員難以準確探測出這架無人機的來源,因此,在此事發生后不久,白宮便進入防范禁閉狀態。
2015年4月22日,一架無人機墜落在日本首相官邸的屋頂上。而在當晚,又有一架無人機墜落在英國駐日本大使館內,后被認定屬于東京一家電視臺所有。
2015年6月,英國警方查獲了在全英草地網球俱樂部上空飛行的無人機。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在這一場地舉行,警方表示無人機已經被沒收,原因是違反了人、車、或建筑物50米范圍禁飛小型飛行器的法律。這次發生的事情讓監管機構將體育場館也列入禁飛名單。
2015年6月6日,兩位南京市民在使用一架價格為18000元的航拍無人機航拍時,機器受風干擾失控竟掉進了地鐵1號線藥科大學站附近高架軌行區內,造成列車延誤兩分鐘。地鐵工作人員稱,若撞上列車或碰到接觸網,后果將不堪設想。
2015年7月1日,有媒體報道大疆牌無人機高空墜落,砸壞路邊停泊車輛,險些傷人。當事人廣東省深圳市福田沙尾村王先生表示,自己停在店鋪外的私家車被突然墜落的飛行器砸壞,車上的擋風玻璃和前面的整門全部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