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圍墻廣告 昨天是今年三伏天的首日,一則夏季養生箴言在朋友圈熱傳,“還自己一個好身體,不吃寒涼食物、拒絕一切冰鎮飲品,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對此,專家指出,夏季減少過涼食物的攝入對養生確有好處,但“逼出寒氣”有點夸張,也沒有那么神奇?!罢堔D告你的家人和朋友,今天三伏開始啦!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不吃寒涼食物、拒絕一切冰鎮飲品;不喝酒,每晚熱水泡腳,泡澡,艾灸,汗蒸,盡量按時睡覺,不熬夜……今天是入伏第一天,不喝冰鎮一類的飲料和食物,否則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br />
昨天,這條夏天養生秘訣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上被頻繁轉載。這種說法有道理嗎?仁愛醫院中醫康復科主任劉建國指出,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確實是一年中冬病夏治的重要時節。泡腳、不熬夜、拒絕寒涼食物等做法確實有助于養生,尤其適合一些體虛的老人小孩。但養生更注重長期的習慣,在幾十天內通過喝熱水,就能把體內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這樣說就有點夸張了。
從養生角度來說,劉建國建議市民吃跟身體溫度接近的食物,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不要吃過涼的食物,更多是為了不傷脾胃。身強體壯的健康人,消暑的寒涼食物應少吃。對于亞健康人群和體虛的老人、小孩來說,最好不吃寒涼食物。
專家建議,夏季可以喝點姜茶。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