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施工 “民生疑問無小事,要讓參政議政浸透生活的溫情。”在風俗專家萬建中看來,風俗學給了他“眼光向下”看疑問的態度,“因為研討常常要到邊遠地區進行田野查詢,所觸摸的都是社會底層大眾,對于民生疑問一向很‘靈敏’。”
在他三屆委員履職生計中, “民生”、“民聲”與“民心”始終是他提案的三個關鍵詞。
2008年,一名中年女子在地鐵一號線玉泉路站候車時不小心跌下站臺,萬建中還明晰地記取其時看到的這條新聞,“那天是10月30日,事端導致1號線上下行方向停運了8分鐘,當年地鐵1、2號線上還發生了7起臥軌事端。”
“民生最重要的即是生命安全疑問,北京作為首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先于其它城市,為何還存在著這些安全隱患?”對事端的發生萬建中很痛心。
經過一番調研,他在2009年全會上提出了《對于地鐵1、2號線添加防護門的提案》,建議有關部門以公民生命安全為最高利益,克服困難,在地鐵1、2號線上增設防護門。
其時的提案處理狀況卻讓萬建中不是太滿足,他得到的答復是:因為地鐵1、2號線是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站臺相對狹小,沒有預留裝置屏蔽門的空間。再即是改造難度大,出資大,且需要將每個站停運,對市民出行形成不方便。
“我其時回絕簽署回復定見。”他說。主管部門也意識到這一疑問的重要性,與萬建中進行了屢次和諧交流,解說有關狀況,終究決議要想盡一切辦法處理這些疑問。
在提案處理程序結束后,萬建中仍然持續重視這一疑問,屢次問詢裝置防護門的發展狀況。在2010年頭,他得到答復:本市將發動施行地鐵1號線車輛更新和信號系統改造, 地鐵1、2、13號線和八通線加裝站臺安全門等項目,力求年末前悉數開工。
到現在,八通線、地鐵13號線屏蔽門正在試運行,地鐵1、2號線屏蔽門裝置的前期工作也有望在本年發動。萬建中說:“我還要持續盯著這件事兒,希望能讓之前的那份提案盡早變成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