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手繪墻體廣告 “土樓是個神奇的當地,保留著許多我國陳舊的生活方式,咱們將經過印象的方式再現土樓的前史與現狀。”在完畢了為期4天的南靖土樓拍照之旅后,來自羅馬尼亞的loana-MariaMischie,表達了對閩南傳統修建藝術的驚嘆。
16日,2015年“看我國·外國青年印象方案(廈門行)”走進南靖土樓,北京師范大學我國文明世界傳達研究院副院長羅軍帶領來自羅馬尼亞、印度師生一行6人,在南靖土樓進行采風拍照活動。
“咱們先人在幾百年前就行進在閩南這塊土地上,用勤勞和智慧為咱們留下了一座座土樓,成果了今天修建的景色和豐厚的遺產。”羅軍通知記者,土樓的風土人情是民族文明景觀的大成縮略,也是本次活動的主題“人·家·國”情懷品質的無限承載。
活動拍照時期,來自外國的學生們不只觀賞了云水謠、田螺坑土樓群,還觀賞了塔下村獨有的螢火蟲群。共同的閩南風情令外國學生們嘖嘖稱贊,手中的相機一刻也沒停過。
據悉“看我國·外國青年印象方案”是北京師范大學我國文明世界傳達研究院承當的優異跨文明體驗項目,旨在讓外國青年大學生用自個的雙眼和心靈,用自個把握的攝像機看我國、看我國人、看我國文明、看我國人的愿望。
現在該活動已成功舉行四屆,完結了101部短片著作,取得近10項世界獎項。今年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墨西哥、韓國、以色列、新加坡、芬蘭等19個國家、20所高校的100名外國大學生來華展開文明交流活動。
了解到,來自印度維斯林武茲世界影片、傳達與媒體藝術學院和羅馬尼亞國立卡拉伽列影片與戲曲藝術大學的11名外國青年影片人將在廈門大學新聞傳達學院學生志愿者的幫忙下在福建進行采風拍照,并各自完結一部紀錄短片,用他們的視角闡釋了對活動主題“人·家·國”的了解。著作將于7月25日在廈門大學進行公展開映。